您的位置:首页>传感物联网 >

“乡村振兴·残疾预防”公益基金项目助“瓷娃娃”成长

来源:中新网贵州  

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7日电 “每天都在病房里学习,学校的功课和作业全都没有落下。” 病房里,10岁的小明(化名)一边做着术前准备,一边努力看书、做作业的样子,感动了病房里的所有人。

动一下腿断,翻个身骨折。在小明的童年记忆里,这样的经历毫不夸张,因为他1岁多就被诊断为成骨不全症,这在医学上这是一种罕见病,这些孩子被称为“瓷娃娃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小明的父亲说,虽然一直无法走路,但是孩子很爱学习,从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都坚持上学,由奶奶陪读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小明不仅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学业,学习成绩在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,成为了大家眼里的“小学霸”。

看着小明脸上的笑容,很难想象他已经变形的双腿以及满是手术缝合疤痕的皮肤。

“前前后后都做了有5次手术了,每次不小心骨折了就会去医院治疗,严重了就做手术。”小明的父亲介绍,虽然知道小明是“脆骨病”,但是孩子腿断了也选择常规手术治疗给他接上,可是尽管再注意,还是很容易再次骨折。

直到2023年7月,由贵州省残联主办,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省康复医院、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共同建立的“乡村振兴·残疾预防”公益基金项目来到了遵义普查。在了解到小明的情况之后,在公益基金的救助下,小明来到贵州华夏骨科医院,开始了治疗之路。

贵州华夏骨科医院矫形显微外科主任武超杰介绍,治疗青少年“成骨不全”的最先进的外科治疗方案是采用可延长髓内钉内固定技术。由于髓内固定相对稳定,而且可随着患儿的骨骼生长而自动延长,对骨骼提供了长期的保护,能有效地预防和稳定骨折,纠正伴随生长的长骨畸形。

“髓内钉能长期帮助小明生长的骨头变得不再脆弱易断。”小明和父亲再次看到了“站起来”的希望,他高兴的说:“我要做手术,以后可以自己走去学校上学,走去和其他小朋友玩。”

8月16日,是小明进行第一次手术的日子,科室的医生和护士们知道孩子很紧张,于是自发的给他准备了书籍、书包和一个个手写的鼓励祝福语,希望能给小明“脆弱”的身体注入爱的鼓励。

“愿你:展翅高飞,不负热爱”“愿你:以勤奋为浆,勇攀知识高峰”“愿你:乐观美好,砥砺前行”……

看着医生护士们手写的祝福语,小明眼睛里充满了坚定的说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,他会更勇敢更努力。(完)

关键词: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