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传感物联网 >

资本下乡是否真的能带来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?

来源:观察网  


(资料图片)

说一点对温铁军老师的理解,不一定对,仅供参考。

理解温老师的思想,起点就是当下的经济形势。城市经济整体不乐观,工业和服务业产能都过剩,表现为工厂开工不足,商业街客流下滑,城市失业增加……整体上“内卷”加重,资本过剩。

那么,解决失业问题有两条路。一条是重新“上山下乡”,城市人变农村人。一条是提高农业产值,扩大农民收入,让“产业平衡”来扩大“内循环”,解决出口和外循环下滑的问题,通过发展“三农”来消化城市的过剩产能,解决就业问题。这两条路都需要农业、农村、农民的快速发展。

两条路都要走,关键是“新城市人口”和“新农村人口”的流向调配。一些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,即新城市人,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,回乡务农。一些城市人,由于专业技能与农业有关,或者向往田园生活,也可以下乡成为新农村人。

人口流向需要资源配合。既然需要发展“三农”,城市资本又过剩,那么必然要求资本下乡。这大概就是温老师的思路。但是温老师有一个地方可能有点乐观了,就是资本下乡是否真的能带来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?

如果资本下乡后不是靠剥夺“三农”财富来实现利润,而是能够有真正的财富总量的增加,以此获取利润,那么资本下乡就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。如果相反,资本下乡获取利润的结果是“三农”财富减少,或者是土地权利丢失,那么这等于是把城市里的资本问题传染到了乡村,不但完善内循环的目标无法实现,整个劳动者的生存状况还更加恶劣了。过去多是工人被资本剥削,内卷中生活艰难,孩子都不生了,现在又要盯上农民,这对经济发展是更加不利的。

所以,温老师的主张是对是错,关键看资本下乡后,财富总量是否真的增加,财富分配是否更加公平。

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,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都有进步,但是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这意味着,我国要想把工业品出口到国际市场,就要允许国际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。而国际农产品在总体上成本比我国低,质量也比我们的好。这样一来,城市资本如果下乡,要么不赚钱,要么赚的不多,风险还大。所以,温老师主张的资本下乡,在政府要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,是难有希望中的局面的。资本不愿意下乡,政府也不好强推。再加上城市房地产已经用住房贷款锁住了许多人未来几十年的收入,锁住了他们的就业区域,并且形成了尾大不掉的金融窠臼,这使得经济发展形成了路径依赖,调头愈发不容易实现了。

另外再补充一点,农村物流和农产品营销行业的资本化是否存在过度问题?供销社再次成为舆论热点似乎也说明,“三农”相关领域的财富分配可能有不公平现象。这影响了农民的收入,提高了城市生产生活的成本,虽然有利于农民离乡离土,进城务工,买房置业,但却给“内循环”的完善设置了障碍。这是否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表现?如果将这部分利益分配给营销两端的生产者(农民)和消费者(城市居民),是否能让内循环更顺畅,也能让更多资本下乡进行“良性”建设?

综上所述,从温铁军老师的主张里是可以看出时代要求和经济规律的,但是能否顺利实施,获得良好效果,一是要看科技进步,二是要看政府行为,而不是市场行为。三是要有过渡和变通,即用“县域经济”的发展来做振兴乡村的“中介”。这也是对城市产业转移的“承接”,用资源向中小城市,向乡镇的转移来降低人口密度,降低生产生活成本,为城市工商业降本增效,缓解经济困局。

关键词: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