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>传感物联网 >

鸭脖还是鼠头已经不重要了,请涉事学校解释一下“网评文案”的事!_世界今日讯

来源:凤凰网  

6月1日,有网友反映,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吃饭时疑似吃出一只“老鼠头”。这么恶心的事,还怕没有吃瓜群众引流?果然,不到半天功夫,这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很快掀起了一场舆论高潮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6月3日,眼瞅着舆情还在发酵,有可能招致更大的负面影响,学校后勤管理处就此做了情况通报,明确表示网传的疑似“鼠头”,并非鼠头,而是一截“鸭脖”。

为了证明学校的说法真实有效,通报中还称,市场监管局也参与了调查。事已至此,相当于学校就网传问题进行了辟谣。

按照惯例,网传信息一旦被有关部门辟谣,所涉问题基本盖棺定论,吃瓜群众也就知趣识相地散了。可是在这件事上,网友们的表现十分固执,你管你辟谣,我管我质疑,全然不把这所高校当回事。

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情绪逆反,我想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。在这我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一些问题罗列出来,至于真相什么,大家自己去判断。

一、两年前的2021年,南昌市场监管局曾通报该校某校区食堂后厨有老鼠窜入。基于这样的先例,我想学生们的怀疑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
二、通报中所说的“鸭脖”图片,至少隔屏观看,更像一只老鼠头。尤其是闪着白光的那两个条形物,是不是像极了老鼠长长的牙齿?

特别是网友们就此“鸭脖”与真实的老鼠面目进行了比对,让此异物为“鼠头”的嫌疑再次大增。而白色条状物到底是什么东西,通报中并没有解释。

三、通报同样未做解释的还有异物边缘疑似“胡须”的线状物。

可以说,正是基于以上三点没有获得释疑,网友们的固执才一直坚持下来。事实上,学校应该清楚,最好的辟谣是把问题讲明白,把疑问化解掉。但是很遗憾,学校没有这么做,而是囫囵吞枣地告诉公众,这就是“鸭脖”,不是“鼠头”,爱信不信。

学校应该懂得这样一个梗: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。问题出在学校,学校把持着解释权又不做具体解释,你怎么取信于人?话说到这,又一个问题出现了:既然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,辟谣这种事,是不是应该交给有监管权的第三方,而不是学校本色出演?

在这需要说明的是,我并不怀疑学校所言不实,我坚决拥护学校的辟谣,坚决认可网传异物不是“鼠头”,就是“鸭脖”。但是,接下来发生的事,我想学校有必要做一些“补救性”解释了。

学校通报发出后,网上很快出现了一段群聊天记录。该聊天记录显示为来自“2020级新媒体中心…”群。新媒体中心主任何莹号召大家对校方的通报积极点赞和评论,并对评论文案做了具体部署和建议。而其后的网评也兑现了文案要求(如下图)。

(特别说明:以上聊天记录来自澎湃新闻报道)

事情走到这一步,请问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,你还觉得网友是无理质疑,蓄意抹黑你们学校吗?

最后说三点。

一,学校学生众多,食堂卫生出现一点瑕疵,真的不算什么。我上中学的时候,就有学生在米饭中吃出老鼠。当时每次做米饭,都是整口袋的米下锅,老鼠钻进口袋里,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发现,所以就一锅炖了出来。至于有人问为啥不淘米,我想这就不用解释了吧!

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,舆情的走向明显不利于该学院,可是其通报还是那么敷衍,这是一句“是此非彼”就能说明的事吗?

二,水军问题。网信办几次三番提出打击网络水军,清朗网络。可是该校明知故犯,为了增加通报的可信度,不惜以身试法,策划网评文案,雇佣水军带节奏。如此做法,岂不是制造混乱,扰乱视听?

三,其实,出现在学生饭碗中的到底是“鼠头”还是“鸭脖”,只要不是傻子,肉眼也能辨别出来。当然,这个时候,发现异物的学生应该是不会发声了,那么学校是不是允许其他学生出来说说话,证明一下自己这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?

另外网友们还想了一个办法:让涉事校长当着全体师生的面把“鸭脖”吃下去,以正视听。我觉得这个率先垂范的办法确实可行,只是不知道“鸭脖”的尸骨目前是否尚存?

总之一句话,这句话不止说给涉事学院,而是所有的辟谣单位都需汲取:辟谣,你就认认真真地辟,缺失证据和细节的辟谣,最终打的还是自己的脸。

关键词:

最新文章